汕尾市民網(wǎng)
標題: 【品清湖第一期】生如秋水之靜美 [打印本頁]
作者: 城區(qū)文聯(lián) 時間: 2020-12-9 15:32
標題: 【品清湖第一期】生如秋水之靜美
本帖最后由 城區(qū)文聯(lián) 于 2020-12-9 15:34 編輯
生如秋水之靜美
——旅美詩人井蛙詩歌印象
(安徽)云抱
一
自從2002年秋在南京認識了井蛙,我便記住了她。從此一直關(guān)注并認真閱讀她的每一首詩歌。僅憑匆匆一面的寥寥數(shù)語,是無法真正讀懂她的詩歌的。詩井蛙的詩,須靜下心來,甚至要在冷卻了一切生活的溫度之后才能真正進入她的詩歌里面去。
冷靜是井蛙詩歌的基調(diào)。這在詩歌體裁上是不易掌控的格調(diào),尤其對一個年輕的女詩人而言。她基督徒的身份,給了詩歌一個虔誠安詳?shù)氖闱橐暯恰M高^這個視角,我可以輕易的在某個段落里找到詩人最真實的過去與現(xiàn)在。讀她的詩歌,我總有一種深陷其中的沉重與悲憫。在她魔幻般的敘述里,我總是心存敬畏的與那些看似信手拈來的意象躲閃著、碰撞著。而每每讀罷她的詩歌,我的心頭又總是霜凝露重,喟而無言。
詩人旅居海外多年,一直堅持寫詩,并倔強地堅持母語寫作的立場。她說,詩歌是她諸多生存方式中最完美的一種,放棄詩歌除非她死了。她說漢語是母語,用母語寫作,可以使自己更準確自如地調(diào)動自己,激發(fā)自己。我覺得這不是她客套的辭令,她的選擇是遵從藝術(shù)至上原則的必然結(jié)果。的確,在井蛙靈魂長成的季節(jié)里,母語仿佛那茂密的一樹濃蔭,信心、勇氣、尊嚴、智慧、體驗統(tǒng)統(tǒng)蘊含在其中了。
從井蛙的詩歌文本出發(fā),我們不難解讀出她對生命、藝術(shù)、情感的獨特認知與體驗。生命本身無所謂偉大與渺小,其價值甚至不在于一切有意義的個體求索或無意義的群體阿附,而在于痛感缺失的“茍活”之中。然而,如此清醒的覺悟過程,終于陷詩人于一場自戀抑或毀滅的沖動之中,而不能自拔了。兼之遠離母語環(huán)境的創(chuàng)作之痛,詩人背負了來自靈魂深處的巨大訴求,一字一句的,為我們表白著她生命里那種與生俱來的恐懼感。心存恐懼,當然不代表順從與忍受。詩人自有她反抗恐懼的方式與策略。即自戀的方式與毀滅的策略。
從審美的角度而言,自戀是藝術(shù)的某種極致,它是藝術(shù)信念與生存方式之間一種不得不的結(jié)合,這種結(jié)合的危險所在即是其妥協(xié)性。而一旦結(jié)合了,便具有極強的殺傷力。自戀在對靈與肉同時殺傷的過程中,顛覆一切規(guī)矩,顛覆一切傳統(tǒng),顛覆一切貌似真理的說教;蛘邠Q一種說法,自戀是人類情感的藝術(shù)提煉。希臘神話中的納希瑟斯,西方畫家凡高不正是這種情結(jié)的代表么?好高騖遠的藝術(shù)之羽,必然的要落實在詩人渴望自由飛翔的翅膀之上。因為自戀不是無根之木,不是無源之水,相反,是一切藝術(shù)家或早或遲要感染的病癥。自戀是藝術(shù)家自身免疫系統(tǒng)的一次考驗,一個關(guān)口,以藝術(shù)的態(tài)度視之,以生命的輕重衡之,以博愛的立場恕之,就能處理好自戀與藝術(shù)的關(guān)系了,反之就會引發(fā)生命的毀滅,比如凡高。井蛙的詩里,我卻讀到了詩人因自戀而漸漸安靜下來的靈魂,這是多么值得慶幸的一件事啊。
她在《兩個人的挽歌》里這樣說道:
人是有翅膀的
有時因為懶惰才不想飛翔
我躺在空洞的屋里
生病,比你病得更重
我允許你眺望我
我實在看不見一點陽光
這里,呈現(xiàn)的是關(guān)于生命的深度體驗,是情感世界恣意浮現(xiàn)的火花,是一個女性對現(xiàn)實世界的感知立場,是愛情冷卻而非升溫的過程,是靈魂柔軟而非堅硬的獨白。然而,也不難判斷,其自戀的病癥已然患之久矣
我一直以為,若以線性思維閱讀井蛙的詩,是很難讀明白其中的詩意與美感的。且不妨從這幾句詩入手,解讀她奧妙的詩意所在。翅膀與飛翔,原本存在著極規(guī)則的因果關(guān)系。生活中的規(guī)則多的讓人窒息,這也是詩人產(chǎn)生“懶惰”念頭的直接原因。不想飛翔,不是沒有飛翔,只是不想而已。一個疼痛有加的肉體,其最高理想無過于要抵達空靈、輕盈的境界。帶著翅膀飛翔的感覺,是詩人自戀的致幻術(shù),“懶惰”只是托詞,目的在可以“躺在空洞的屋里”!吧。饶悴〉酶亍,詩人意在委婉的表達空洞的多層內(nèi)涵:一是只身一人給屋子造成的空洞,二是沉思所需要的空間或位置,三是知悉一切真相之后的痛苦,引發(fā)詩人生病的錯覺。詩人與“你”,不想構(gòu)成對立系統(tǒng),“你”在詩人的眼里也是病患者,這樣一種假設(shè),讓“你”可以稍有寬慰,可以瞬間轉(zhuǎn)身消失,也可以向詩人靠近,聽詩人“病得更重”時的心跳與呼吸。
其實,詩人還有更善良的愿望!拔以试S你眺望我”,傳達了詩人內(nèi)心最為真實的溫存,抑或是某種希冀。也就是說,“你”還是保持在原來的距離上“眺望我”吧,偉大且自由的精神已經(jīng)化為霧狀,將詩人深深裹埋。眺望云霧的感覺永遠是美好的。不要走近我,不要與我同歸于盡,“我”已經(jīng)病得“實在看不見一點陽光”了。詩人的良知墜在黑暗里,且勇敢的告知我們,只此一點,足以讓一切偽善者懺悔終生了。
有時,我們真的要給自己一個懷疑:沒有良知,沒有一雙流淚的眼睛,我們還能自稱詩人么?
表面上看,井蛙在詩中鮮有傳統(tǒng)的詩美理念,然而這并不奇怪。在詩人眼里,傳統(tǒng)詩美的臍帶所牽連的俗世社會幾乎成了萬惡之源。于是,棄絕它、毀滅它,儼然成為其靈魂深處的使命。為著棄絕與毀滅的目的,她舞起自戀的武器,救贖自己,也救贖他人。
毫無疑問,自戀給了井蛙一個很好的俯瞰人情世故的視角,也進一步的使得她的詩歌,在兼有秋水靜美一般的氣韻風骨的同時,也散發(fā)出一種宗教情懷的神秘氛圍。這一切都為其詩歌贏得非凡藝術(shù)感染力,提供了抒情素材與思想深度。
二
一個優(yōu)秀的詩人,有時遠不如一首優(yōu)秀的詩歌為人們所稱道。我這么說的理由就在于:詩人,向來是背負了太多悲情的社會角色,更有太多個性的本體實現(xiàn)的沖動。而一首詩歌則不同,它是承載藝術(shù)的花籃,忘卻時空地漂流在歷史長河中,任由后人評說。所以井蛙的創(chuàng)作,一直是很謹慎認真的。她小心翼翼的敘述自己,敘述身邊發(fā)生的事,可能發(fā)生的事,甚至包括那些永遠不會發(fā)生的事。這才是真正的詩人應(yīng)該做的,才是詩歌應(yīng)該做的。
比如,她在《我已不能高歌》里這樣表白著:
我是看見有皺紋的人老了
而那些孩子也開始老成老人
一場精神分裂式的地震
這幾句詩就非常準確、深刻、形象的表達了地震帶給詩人心靈上的沖擊。表面上看,時空停滯的根源,在于惶恐、無助,其實是感覺上的惶恐和能力上的無助。在詩人悲憫精神上的一種錯位與越軌。因此,“一場精神分裂式的地震”才是一種真正的傷害,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面對的。據(jù)稱有很多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,終生再沒有了幸福感,想必正應(yīng)驗了井蛙的這句詩吧。遠在大洋彼岸的井蛙能反省的如此深刻,這在眾多表現(xiàn)汶川大地震題材的詩歌里,是絕無僅有的。
當然一首詩的品格與品位,最終還是取決于詩人自身的品格與品位。且看:
每一天都是我的紀念日
你只配崇拜我
向我下跪或者高歌
那么這是怎樣的品格與品位呢?我是我已死去的,我是我將要紀念的。詩人的內(nèi)心在掙扎,告別自己,紀念自己,自然還要歸結(jié)到自戀情結(jié)的路上來解決問題的。這種為了維護藝術(shù)尊嚴而求死的假設(shè),不僅糾正了世人盲目崇拜的方向,也為他人騰出了下跪或高歌的位置。這一點很重要,因為藝術(shù)的旗幟下不可以空無一人,需要有呼應(yīng)者。哪怕只有一位呼應(yīng)者,藝術(shù)就沒有慘敗,就還有乾坤倒轉(zhuǎn)的機會。而詩人也就“不會遺忘穿過我窗戶的人”,哪怕這個人曾經(jīng)“驚慌失措/惡意毀壞”過詩人的“一張抒情的椅子”,詩人也會由衷地“保證/對你的寬恕”,井蛙詩歌的語言張力,透露出其天生的一種藝術(shù)天賦。比如:
如你這時背叛我
我允許你
用最惡毒的語言柔和我的耳朵
我也允許你這樣看我
像狂想一塊石頭
這樣的敘述口吻,是耐人尋味的。視背叛者的語言為一種柔和的聲音,已不僅僅是寬恕的立場了。這其中女性倔強的一面早已躍然紙上,這是沉默無聲的倔強,仿佛一塊石頭,任憑他人猜想或狂想,詩人只想活出屬于自己的那一塊石頭的味道!拔視姑恳粋人記得我”。
詩人的倔強還表現(xiàn)在:“沒有人是結(jié)束我回憶的人”,生活賦予詩人的,詩人都決心珍藏一生!皼]有人是終止我想象的人”,這里,詩歌表達的需要,仿佛一塊烙鐵,想象是這烙鐵上的溫度。沒有溫度的烙鐵只剩下冰冷和沉重,而這或許將是壓抑詩人直至窒息的一場惡夢罷。
詩人對于詩歌的鐘愛,出自一種無以復加的自戀。正如她所說的:
我含淚推開一扇門
自此
沒能回去
她多么希望自己像納希瑟斯一樣,安心地做“一個水中歌唱的人不停歌唱”。在井蛙的詩里,你可以感受到很沉靜的敘述風格,可以感受到西方繪畫藝術(shù)視覺構(gòu)思方面的諸多技巧。詩人自謙為透視法寫作。比如:
你其實很早就發(fā)現(xiàn)
天空會說流利的語言
晚霞穿過橋
方向凌亂
樹上從沒落過一片葉子
忙碌的行人繼續(xù)埋頭趕路
一個人以為自己是蘋果靜止不動
。ㄕ浴端劳鼍毩暻罚
我見過巴黎的石頭
因為疲憊變成很多很多的建筑
。ㄕ浴饵S花辭組詩》)
一棵葡萄樹纏繞我的身體
我被旁邊的油菜花點亮
那么色情的下午
像一個國家的街道
人來人往
。ㄕ浴蹲詈蟮那锾臁罚
像這樣充滿靈性的詩性語言,在井蛙的詩里俯拾即是,F(xiàn)實生活與理想世界的夾縫狀態(tài),是井蛙詩美呈現(xiàn)的全部背景。詩人或沉默或反抗的詩歌精神,貫穿始終。詩人對生命的思考,對靈魂的追問,也是對自身詩歌信仰的一種篤誠。人活著,不能沒有目的地。但我們又沒有為某個不確定的目的地而活著。現(xiàn)實生活里有很多可能性,我們謂之世俗,還有很多不可能性,我們謂之理想。給我們幸福感的,往往是那些謂之世俗的可能性,而給我們疲憊感的,往往是那些謂之理想的不可能性。生活的備忘錄,總是寫著一些容易過期的感覺。我們一直這樣活著,愛著,并不時提醒同伴:理想就在前方。
是的,我們都在用一種茍活的眼神張望著前方,我想,井蛙也不會例外的。最后,請允許我用井蛙的兩句詩做個結(jié)束語吧:“你判我刑/讓我在茍活中變得優(yōu)美吧”。
歡迎光臨 汕尾市民網(wǎng) (http://www.cyndoramadesign.com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