汕尾民俗民風(fēng)之五 禮儀習(xí)俗
(撰寫人:葉良方、鄭美秀、羅洪強)
一 、生 育
在封建傳統(tǒng)的影響下,汕尾市民間對傳承香火、養(yǎng)兒防老的觀念極其深厚。每當(dāng)年節(jié)或神誕日,他們要到神廟極其虔誠地拈香求簽祈禱觀音娘、金花娘等賜送丁嗣,尤其是男丁。每年元宵節(jié)是民間求嗣“出丁”的開燈節(jié),各村社或各姓祠堂均要掛上“鰲山燈”、“走馬燈”等燈飾,舉辦燈會、巡游等節(jié)目。各家各戶也要掛上大紅燈籠。凡是上年求嗣“出丁”的人家,更要在家門口和祖祠上懸掛彩燈,有的合資請劇團演“丁戲”,并舉辦“請丁酒”和“吃丁茶”來宴請親友,以示酬謝神恩光耀門庭之意。據(jù)《粵東筆記》載,明末清初海城龍津溪上源有放水燈的習(xí)俗,求嗣者在下流沿岸競拾之,拾得白燈的喜為男兆,得紅燈的謂為女兆。此俗現(xiàn)已不傳。
海陸豐俗例,孕婦在分娩前,不允出遠門和做激烈的運動,也不允做裁衣縫布等動作;家中不允動土、釘墻壁、移動眠床等,說是會動胎氣,影響胎兒正常生長。產(chǎn)房門窗要緊閉,貼上符箓,以防生份人闖入,保持產(chǎn)房安靜。并用榕葉、茅草、艾葉、菖蒲、仙人掌等用紅棕索捆扎成小圓圈,掛于產(chǎn)房前或床帳上,以避邪氣。
舊時嬰兒接生,要請“接生婆”用竹桿片或剪刀斷臍帶,F(xiàn)多用新法接生。嬰兒出生后,要到外家報喜。七天內(nèi)不讓外人探望產(chǎn)婦,亦不讓生人見新生兒。產(chǎn)婦分娩后,頭額纏戴布條圈,吃姜醋湯,洗香草水,不得接觸生水,不能光腳走路。初產(chǎn)數(shù)天內(nèi),只吃清淡的營養(yǎng)物;七天后就開始吃姜醋蛋瘦肉、燉雞等大熱量、高蛋白的營養(yǎng)物,少吃青菜和水果,以便多產(chǎn)乳汁喂養(yǎng)新生兒。二十多天后,才可佐食鮮魚類,但調(diào)料仍離不開姜醋。產(chǎn)婦一個月內(nèi)不出家門,以防傷風(fēng)感冒,謂之“做月”。嬰兒出生第三天,要用竹菜、鴨舌鳳、金銀花等煮水洗身,謂之“洗三朝”。
嬰兒做“十二朝”、“出月”時,親友要“送庚”賀喜,多是送雞蛋,少者10粒,多者20—30粒,也有送1—2斤豬肉或1—2只活雞的。主人要招待親友吃用烏豆、糖、加上剝了殼的熟雞蛋泡米酒煮成的甜豆蛋酒,或吃甜酒糟蛋、姜醋蛋等。陸河有送姜酒的習(xí)俗,主人選擇吉日良辰,備辦豬肉、活雞、鮮蛋、魚蝦、黃酒、生姜等禮物,專程送往外家祭拜祖先,宴請外家親朋鄰友,答謝女方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。公平等地方有回送酒碗的習(xí)俗,即用酒碗盛著泡了酒的剝殼熟雞蛋二粒、豬肉四塊、蝦脯若干;然后由家人將籃子盛著酒碗逐戶送到親友家中。外家也送來甜糕、嬰兒背帶、帽、鞋、服裝等物。主人要設(shè)宴請親友吃“滿月酒”。在嬰兒出生的一個月內(nèi),主人還要請親友鄰居同事等吃咸茶(丁茶)2至3次。即嬰兒出世三天后請吃“三朝茶”,十二天后請吃“十二朝茶”,滿月請吃“出月茶”,F(xiàn)“送庚”多改為送禮金和嬰兒用的衣物。
在慶祝嬰兒滿月時,結(jié)合給嬰兒取名、祀公婆神、理發(fā)等民俗活動。命名要根據(jù)嬰兒生辰八字的五行缺項(缺什么補什么),取字眼或偏旁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文字予以補救。故此,凡名字有鑫、淼、森、焱、圭等字眼和偏旁者,均體現(xiàn)這種風(fēng)習(xí)。有的命名取“古”、“乖”、“伢”、“戇”者,也體現(xiàn)取賤名易養(yǎng)活之意。有的命名帶“娘”、“潭”、“媽”、“佛”等字。則是反映嬰兒已取得觀音娘、譚公爺、媽祖、佛祖等神力庇佑的象征符號。如果嬰兒的生辰八字與父母相克,就要過房或拜義父義母。滿月前,產(chǎn)婦和嬰兒不得回娘家;滿月后,嬰兒才可以抱出來與外人見面。求嬰兒平安長大,有的家庭在眠床腳安置香爐,四時奉祀“公婆神”(即花公婆)。直至16歲時舉行“出花園”的成人儀式,供上三牲、香燭等拜別“公婆神”。
當(dāng)嬰兒周歲時,家人要煮紅雞蛋(染紅)給孩子吃,外婆要置新衫給外孫穿,稱“對歲衫”。親友要送禮品相賀,主人置辦酒席招待稱吃“對歲酒”。客人初次攜帶小孩到家,主人要用燈蕊帶或紅棕索之類包扎上錢幣掛于小孩頸上,謂之“留須”。
二、 婚 嫁
舊時婚嫁,均聽從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強調(diào)門當(dāng)戶對,結(jié)成姻親。并遵循“六禮”古風(fēng),相沿至今。其程序如下:
合婚。首先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家中,將男女雙方生辰請算命先生合婚,認為雙方生肖不會沖克,就可進行,否則將女方庚帖退回。
開聘。合婚相宜,便行相親。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況,謂之“踏家風(fēng)(方)”。若無異議即可議聘和開聘,在十二版紅折帖(婚書)上開列男方聘禮和女方妝奩數(shù)目。聘金尾數(shù)要有“4”的數(shù)碼,諧音“世”,取“世世相傳”好兆頭。聘單紅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認可,便可送聘定婚?图疑絽^(qū)婚俗,開聘后,女方親屬回家,女方則留在男方家中住宿。
送聘,也稱納采(俗稱擔(dān)酒)。男方擇吉日將聘金和芝麻、茶葉、豬腳、餅等“四色禮”送到女家。女方受聘后回送糖豆、糯米粿和使君子(吉祥草)。并宴請至親,分發(fā)定婚餅給親友。
送日。男方擇定婚期,寫成紅帖送至女家。女方開始備辦嫁妝。出嫁前,女方要請人挽面整容,俗謂“開面”。
迎娶。男家張燈結(jié)彩,門口貼紅對聯(lián)。由媒人領(lǐng)花轎至女家迎娶。新娘拜別父母上轎(客家由“好命公”扶上轎)。接著奏樂鳴炮起轎,新娘的兄弟(送嫁舅)、姐妹(送嫁姨)及伴娘等隨轎而行,至男家門口。新郎手執(zhí)白扇連敲轎頂三下,又用腳踢轎門三下,打開轎門,然后新娘頭蓋紅布由“好命婆”扶出轎門,并邊做四句(吉祥話)邊牽入廳堂。新郎新娘先拜天地,后拜祖宗,再拜父母和伯叔等上輩,然后夫妻對拜。禮畢,送新娘入洞房。當(dāng)晚睡前夫妻共吃糯米甜丸,稱“合房丸”。
是日午或晚,男方宴請眾親朋,新郎到各酒席頻頻向客人敬酒。新郎、新娘交臂換杯對飲合巹酒。晚上,鄰居男女老少看新娘,吃喜糖,鬧新婚。新娘要為長輩及鄰居親朋端盤敬茶,被敬者飲茶后贈予新娘紅包或金銀首飾,謂“壓盤錢”;楹鬂M月,新娘外家置辦禮物組織親戚、鄰居等婦女到新郎家做客,新娘置辦午宴盛情接待,俗叫“吃出月”。此外尚有男到女家入門結(jié)婚以及童養(yǎng)媳、指腹婚等婚姻形式。
建國后,國家頒布《新婚姻法》,實行男女平等,青年男女多屬自由戀愛,達到法定年齡,即到當(dāng)?shù)孛裾块T辦理婚姻登記;槎Y亦簡化,有的實行旅游結(jié)婚。至八十年代后期,隨著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,結(jié)婚大講排場,互相攀比,婚娶改用貼著囍字及花飾的小汽車載新娘,并用多輛小汽車載著送嫁舅、姨、親友及彩電、電冰箱、空調(diào)等嫁妝,晚上在大酒樓舉辦豪華酒宴,新郎新娘在伴郎、伴娘的陪同下,及其父母和至親等在大門口迎送赴宴的賓客。宴會時,主持人致祝賀辭,新郎新娘相互勾手飲“交杯酒”,然后在其父母、至親的陪同下,逐席向來賀的親友敬酒致謝。有的新郎新娘兩家舉行聯(lián)婚酒宴。但“六禮”婚俗儀式照舊。
三、壽 慶
賀壽,俗稱“做生日”。過去一般人逢常年的生日不興壽慶,惟年過花甲的第一年,即六十周歲,或年滿七旬、八十大壽,家人才會隆重舉辦祝壽活動。但有的富戶五十周歲就開始做壽。是日,張燈結(jié)彩,門旁貼賀壽紅聯(lián),廳堂掛壽幛,供壽星像,點長明燈,吃紅壽桃餅和長壽面。壽翁先拜祖宗神位,后接受兒孫的跪拜問候,以及子孫敬獻的金玉手飾和衣物等。同時,賓客也送壽禮。主人在家中或到酒樓設(shè)宴招待來客。席間,全體向壽翁敬酒。壽翁則要將一條紅棕索縛著紅色的利市包,掛在幼齡的兒孫脖子上,俗稱“留須”。但四十周歲不做生日,民間有謂:“生人不做四十日,死人不做四十七!
近來,有部分家庭受西方風(fēng)俗影響,長輩也為小孩舉行生日紀念活動。在家中設(shè)宴接待親友和孩子的小朋友,一起吹蠟燭,吃生日蛋糕,玩生日卡,接受親友和小朋友賀送的紀念禮品等,以享天倫之樂。
四、 喪 葬
歷代沿襲重殯厚葬、入土為安的禮制,治喪儀式有迎棺、倒刺、入殮成服、封棺、告別、出殯等程序如下:
當(dāng)老人彌留之際,即應(yīng)召集全體子孫在病榻前“送終”,辭世后,將老人腳向門、頭向里移入祠堂或廳堂地上,更換壽衣,蓋上“天地被”。男者手執(zhí)紙扇,女者手拿桃枝,點上“腳尾燈”(謂能給亡靈照亮黃泉路)。舉家慟哭哀號,輪流守靈,不間斷地點香燒紙綻,稱“燒盤纏”(謂給亡靈往陰府路費)。并將銀圓或金屬錢幣置于死者口中,稱“含口銀”。同時成立治喪理事會,安排人員購買棺材等,請來吹鼓班,門口貼上藍紙白字的喪聯(lián)。并請地理先生上山定墓穴及擇出殯時日。派人分頭訃告親友,俗稱“趕老”。報喪時,不能進入親友家門,只能喚出門口告知之,親友聞訊后要用針線捆著的彩錢送給“趕老”者?图疑絽^(qū)則是煮一對雞蛋送給報喪者,謂之“利是”。
翌日起鼓吹嗩吶奏哀樂,親友送來奠儀、靈旌、花圈或挽聯(lián),往靈堂吊唁祭拜,以示悼念。收奠儀時分發(fā)餅及毛巾一條,并書寫黃紙條列榜公布送來奠儀的金額及姓名。
入殮前,請來師公(道士)念經(jīng)超度亡靈,宣讀親眷名單,謂之“成服”。此時,孝子孫頭戴白布的“麻圈蘆”,身穿白衣白褲跪迎死者外家。外家母舅身披紅布,手執(zhí)青竹紅頭杖或竹葫,口誦四句吉利話,稱“賜杖”。對子孫中不孝者,可以用竹杖敲之,以示儆戒。于是始同意封棺并抬至屋前空曠地,再執(zhí)香三跪三拜,禮畢才可出殯?图疑絽^(qū)則由外家鳴鑼后,始允抬出靈柩進行祭棺、拜四方天地、授孝棍、穿孝服、戴孝帽等儀式。
出殯前,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,師公讀祭文,親屬披麻帶孝,放聲哀哭,稱“開孝”。村老帶領(lǐng)孝子到四路頭“買水”。禮畢,送葬隊伍出發(fā),鳴鑼開道,沿途撒紙綻,燒紙錢,謂“買路錢”。前面是擎著紙幡、靈旌、彩旗的人群,接著是兩人抬的祭席(一般四席,分別擺上豬頭或饅頭、素菜等)。其后是亡者相亭、由八個“大力”抬著的棺材。孝長子或長孫手執(zhí)紅頭竹杖并捧著神主牌座,其余孝子分兩邊扶棺材而行。隊伍中吹鼓手、八音班、大鑼鼓班奏著哀樂。行列最后是孝長媳婦拿著燃煙的“火母”(稻草編成)和哭泣的婦女們,以及其它送葬的親友人群。一路上鞭炮聲和銃聲不斷地的燃放。送至郊外,婦女兒童及外親娘家可以繞道而歸。棺柩抬至墓穴,由師公念經(jīng)后,孝子孫們抓一把黃土繞穴走一圈,先后將黃土撒向棺柩,然后按時辰復(fù)土封穴,另日再建墳面立墓碑。
是晚,在家中設(shè)祭亭,請師公誦經(jīng)做功德,唱“十月懷胎歌”。出殯后第三天,親屬備牲儀、芝麻、豆等往新墳祭拜,俗稱“完墳辭山”。以后每逢七天祭祀一次,叫“做七”。孝子們守靈七七四十九日或一百日,才可脫孝出門。
20世紀60年代后,革除陳規(guī)陋習(xí),喪事大都從簡,改為開追悼會,參加者臂纏黑紗,胸佩白花,向亡者鞠躬默哀。改革開放后,舊風(fēng)復(fù)起,講究排場,富者辦葬禮花費動輒數(shù)萬至幾十萬元。送葬時,靈車開道,小汽車、摩托車成隊載銘旌、花圈等。祭席增至九桌,增置全豬全羊牲儀。一路上高音喇叭奏哀樂,吹鼓班、八音班、西洋管樂隊奏哀曲,送葬者俱穿白衣白鞋。葬畢在酒樓大宴親賓。但近年來實行火葬改革,移風(fēng)易俗,葬儀始有所收斂。
五、稱 謂
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,講究倫理道德和禮貌,反映在稱謂上,既有嚴格的輩序和等級的區(qū)分,同時又受到迷信避忌的影響,同一稱呼又有寬泛復(fù)雜的叫法。
福佬方言區(qū)對父母的稱謂,一般多稱呼為爸、爹和媽、媽咪(客家方言區(qū)稱母親為“阿m iē”)。但有的出于對生辰八字的迷信,怕五行相克無父子之緣,故改作生疏一點的稱呼,以求父子相安無事,即以叔、伯和嬸、姆、姨稱呼父母。同樣在稱謂上,也反映了舊時婦女低人一輩的現(xiàn)象。海陸豐婦女稱呼丈夫的兄弟為伯叔,稱呼丈夫的伯叔為伯公叔公,即以兒子的輩分稱呼之。這是比較特別的稱謂,其他稱謂如下:
稱男性成人:先生、同志、嗒埔人(男人)、侯生人(青年)、老大(老年人)、大佬(大哥)、靚仔(青年)。
稱女性成人:女士、女同志、小姐、咱嬤人(女人)、姑娘、姿娘、老婆仔(老太婆)、大姐、靚女(姑娘)。
稱男童:郎仔、小孩,細人(客家)。稱女童:咱嬤妹仔、細妹仔(客家)。
稱祖父:阿公。稱祖母:阿媽(mà)、阿婆(客家)。稱祖父之兄嫂:伯公伯婆。稱祖父之弟嬸:叔公叔婆。
夫稱妻:愛人、咱嬤、老婆,埠娘(客家)或叫妻名。妻稱夫:愛人、丈夫、安、老公,或叫夫名。
稱父之兄:阿伯、大伯、二伯……。稱伯之妻:阿姆、大姆、二姆……。稱父之弟:叔、二叔、三叔……細叔。稱叔之妻:嬸、二嬸……細嬸。
稱父之姐妹:姑、大姑、二姑……細姑。稱姑之夫:阿丈、姑丈、大姑丈……細姑丈。
稱母親姐妹:母姨、大姨、二姨……細姨。稱姨之夫:姨丈、大姨丈……細姨丈。
稱祖父姐妹:姑婆、老姑婆。稱姑婆之夫:丈公、老丈公。稱祖母姐妹:姨婆。稱姨婆之夫:丈公、姨丈公。
稱母親兄弟:母舅、大舅、二舅……細舅。稱母舅之妻:妗、母妗、大妗、二妗……細妗。
稱外祖父:公、外公、接公(客家)。稱外祖母:外婆、外媽(mà)、接婆(客家)。
稱岳父:丈人父或公、長身爺(客家)。稱岳母:丈人母或婆、長身哀(客家)。
稱母舅、姑、姨的子女:表兄弟、表姐妹。
稱妻之兄弟:妻舅、內(nèi)兄、內(nèi)弟。稱妻之姐妹:妻姨。稱妻姨之夫:連襟。
稱兄之妻:嫂、大嫂、二嫂……。稱弟之妻:小嬸。稱子之妻:心哺(媳婦)。
稱結(jié)契兄弟:年兄、年弟或誼兄、誼弟。
此外,女對夫族親戚的稱謂和男對妻族親戚的稱謂,習(xí)慣上隨兒女輩序?qū)ζ涞姆Q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