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帖最后由 汕閩人0660 于 2012-4-3 14:49 編輯
清明節(jié)是我國民間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一般在4月5日前后。關(guān)于此節(jié)日緣起,歷來眾說紛紛。較為普遍的說法是起源于春秋時晉文公悼念介子推的寒食節(jié)。其時晉文公與介子推等流亡別國,子推割股肉供文公充饑。文公復國后,子推不求利祿,與母歸隱綿山。為迫使他出山做官,晉文公便焚山燒林,不料介子推寧愿抱樹焚身,也不從命。文公傷心之至,決定把綿山封給他,稱為“介山”,還規(guī)定每到介子推被燒那天,停火3天,不吃煙火食,只準吃冷食,稱為寒食節(jié)。寒食節(jié),“去冬節(jié)一百五日”(《荊楚歲時記》),即在清明前一、二日,其主要習俗是拜掃墓塋。大約在元代以后,民間逐漸將寒食、清明合為一個節(jié)日,也就有了清明起源寒食之說。
也有人說這個節(jié)日源于清明風。春分后加十五日,清明風至。此時,萬物生長,清潔而明凈,稱之清明。
“海陸豐”人過清明節(jié),和全國各地的風俗活動有所異同,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。
一、掃墓
掃墓,又叫祭墓,即在墓前祭祀祖先,以示對祖先的追思和尊敬。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,但不在清明。至唐代,清明掃墓開始盛行,唐玄宗曾明確規(guī)定允許百姓寒食時掃墓。宋代則規(guī)定從寒食到清明祭掃墳墓3日。
“海陸豐”各地清明節(jié)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。掃墓,“海陸豐”人俗稱為“過紙”。稱“過紙”,是因為清明掃墓時,“松楸丘隴間遍懸楮錢”(清乾隆《揭陽縣志》)。為與冬至掃墓有別,清明掃墓就叫為“過春紙”,而冬至掃墓則稱為“過冬紙”。
“海陸豐”人清明掃墓都在節(jié)前三天至節(jié)后三天進行,提前或拖后都被視為對亡人的不敬。人到墓地時,先將墓前、墓身雜草拔除,填土整墳,打掃干凈。然后刷新墓碑文都用紅色油涂寫。祭祀將畢時,就要壓紙鏹,分別壓于碑頂和墳身上。如果是去年清明節(jié)后才修的新墳,碑石頂端要壓下十二張宴幣,若為閏月則壓下十三張,作為給亡人陰間花費之用。墳身上也要壓上五至七層紙鏹。今年壓多寬,明年就多寬,不能擴大和縮小,據(jù)說這是死者還“地租”的范圍。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墳今年掃墓就稱作為“新社”,要壓紅白紙鏹,以后每年壓的便用白紙條。掃墓的供品,一定要有燙熟的蚶,吃了蚶,蚶殼壓紙鏹,意為留給祖宗當錢用。
“海陸豐”是著名僑鄉(xiāng)。不少“海陸豐”僑胞,也常有清明回鄉(xiāng)掃墓的習慣,以示不忘先人,不忘故土。解放后,掃墓活動又增添了新內(nèi)容,政府倡導紀念英烈活動。每逢清明時節(jié),機關(guān)團體和學校紛紛組織隊伍到烈士陵園掃墓,追念先烈的業(yè)績,寄托哀思,激勵壯志。
二、食薄餅
汕尾地區(qū),清明有食薄餅的習俗,據(jù)說是從古代的寒食節(jié)習俗沿變而來的。汕尾薄餅分餅皮、餡料兩部分,食時用餅皮卷餡料成圓筒狀就食。餅皮是用面粉拌水攪成粘糊狀,在熱鑊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,其薄如紙。餡分為咸、甜兩種。咸餡,是用豆芽、韭菜,配蛋絲、肉絲、香菇絲混合成餡;甜餡,是用“糖蔥”為餡,具有汕尾獨特風味。糖蔥,又稱蔥糖,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(jīng)過特殊加工而成的,雪白松脆,入口即散。由此可見,汕尾在明代已有食糖蔥薄餅之俗。
三、蒸 子殼龜粿
子殼龜粿為“海陸豐”人清明掃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。它是用一種叫子殼草(又叫子殼棉)的嫩葉棉絲,和米舂粉,發(fā)酵配糖,炒熟的花生米磨碎,豬油糖,蔥花,芝麻,五花肉切粒,裝入桃形陶制粿印或小碗蒸熟后吃的粿品,陸豐也叫龜阿粿。粿品呈淺綠色,味甚甘甜,有清風去淤,清脾健胃之作用。據(jù)說,先人每逢饑荒年,便采樸籽樹葉充饑度荒。為不忘過去,后人相沿便成此俗。
333.jpg (28.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2-4-1 14:04 上傳
311.jpg (24.3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2-4-1 14:04 上傳
222.jpg (32.9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2-4-1 14:04 上傳
111.jpg (49.7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2-4-1 14:08 上傳
該貼已經(jīng)同步到 汕閩人0660的微博 |
|